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「報復性熬夜」後隔天精神不濟?3招幫妳擺脫睡不飽的惡性循環

營養百科團隊 0

「早上8點多出門工作,晚上7點多到家,整天都沒自己時間,只有夜深人靜時,我才覺得有自己的時間」

在現代人忙碌的步調下,夜晚與深夜,成了屬於自己能支配的時間,總想著喝點小酒、打遊戲、追劇、補漫畫…等等,明明是睏得厲害,卻仍捨不得放下手機 或 離開電腦前躺平闔上眼。

常常覺得,只有在熬夜到兩三點時,我才真正擁有生活

今天 Jamie 想與大家聊聊 『報復性熬夜』,上述提到的情境引起了你的共鳴嗎? 那你或許也深陷報復性熬夜的循環中無法自拔。

我們都知道熬夜傷身體,也理解隔天會帶來更大的疲憊感、黑眼圈,但為什麼我們依然在報復性熬夜中樂此不疲呢?

報復性熬夜-補償心態-工作壓力焦慮-熬夜習慣

何謂『報復性熬夜』

『報復性熬夜』是網路興起的新名詞,指的是不熬到凌晨兩三點就捨不得睡,會覺得太早睡是吃虧,明知熬夜對身體不好,卻依舊熬夜的行為狀態。

對習慣報復性熬夜的人來說,可能是因為白天過得不好或是覺得不滿足,而想在夜晚找機會補償自己。

總覺得只有夜晚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,當洗完澡換上睡衣躺上床,想放鬆的不只是疲倦的身體,還有心靈上的疲乏。

而報復性熬夜在年輕人之間是更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,睡得晚,起得早,似乎成了90後這一代人的時代底色。

『報復性熬夜』的心態是什麼

『報復性熬夜』能帶來一種爽感,這是源自於一種補償心理

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:當人們因生理或心理問題感到受挫,便會不自覺用其他方式來彌補這種缺憾,緩解焦慮,減輕內心不安。

白天因為工作、課業,因此對控制時間的需求無法被滿足,於是藉由一次次的熬夜來彌補這個需要,而從中感受到被捕長的快樂,因此上癮,以致於陷入熬夜的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。

『報復性熬夜』也像是一種反抗,藉由犧牲自己的健康,來反抗家人、同事、主管、社會帶給自己的不自在、壓力、焦慮,希望透過熬夜補回這一天的遺憾,也對對生活表達一種無聲的反抗或不滿。

而站在心理防禦機制上,尋求「補償」的動作是有好處的,因為這是能維持心理平衡的一種內在動力。

但越是過度的補償,越是無法帶來真實場景的安慰

反而會因此對隔日的到來感到更加焦慮,然後第二天晚上,又繼續透過報復性熬夜尋求心理的補償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

報復性熬夜-補償心態-工作壓力焦慮-熬夜習慣

如何擺脫『報復性熬夜』的過度補償心態

這邊 Jamie 與大家分享 3 個透過心理學與生活習慣調整的方式,來避免自己無盡陷入過度補償心理的循環。

1. 適時買個奢侈品或吃頓大餐犒賞自己

現代人時常將自己過的壓抑,自我控制若過於苛刻,其實反而會導致我們更期待獲得補償。

白天始終持續消耗自己的自我控制額度,往往很容易到夜晚就失控,而默許自己放縱的熬夜來彌補心理上的空虛。

所以,可以試著與自己約定一些小目標,達標時,在這時候適當的放縱自己,能夠為壓力找到一些宣洩出口,進而減低持續透過熬夜做心理上的補償。

2. 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

適度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,遠離一下群體放空自己。

e.g. 去公司頂樓喝杯咖啡、去蹲個半小時廁所、去操場走個幾圈

在心理學上,獨處,是一種能夠容納不同情緒體驗的開放性狀態, 對個體的心理狀態有積極正面的意義。

所以,不妨忙裏偷閒,給自己一小段時間徹底放空,透過讓自己覺得能夠自由選擇個人的活動,而減少進入「報復性熬夜」的頻率。

3. 提早1-2小時洗漱、關燈上床

報復性熬夜-補償心態-工作壓力焦慮-熬夜習慣

透過提早完成睡覺前必須做的儀式,刷牙、洗臉,讓身心覺得自己已經準備要睡覺了。

而對睡眠來說,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,人之所以會感到想睡,是因為大腦產生了褪黑激素,當褪黑激素達到一定濃度以後又會有反饋機制使它停止分泌,這就是人體的生物節律十分奧妙。

如果以上方法你都試過了,但還是無法解決報復性熬夜的困擾,可以試試看補充幫助入睡的天然營養素,例如:GABA、鎂等等,都是對於睡眠有益的成分

想了解更多,邀請你閱讀:

幫助入睡的「GABA」六大挑選原則,專家教你一起掌握關鍵!